疫情防控期间全市中小学师生心理支持援助工作指南
2020-02-24
为有效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全市中小学师生正常 生活学习带来的严重干扰和冲击,帮助师生做好心理防护,为师生提供心理危机干预,消除疫情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,全面维护师生心理健康,共同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。特制定本工作指南。
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许多人都可能产生一系列身心应激反应:(一)过度恐慌型:紧张、焦虑、压抑、郁闷、恐慌,害怕被传染,认为“空气中都是病毒”;担心生活物资供应无保障,过度囤积;出现一些咳嗽的症状,就认为自己发烧了;受网络负面信息或谣传影响,整天担心疫情难以控制;
(二)过于淡定型:认为自己身体体质好、抵抗力强,没有必要出门就戴口罩;对科学的疫情防控基本措施,不主动关注、学习和运用;
(三)自我封闭型:社交退缩甚至不想与家人交流,逃避与疏离,自责或怪罪他人,每天不停地刷手机看疫情最新状况;
(四)情绪低落型:因久居家中造成情绪低落、焦躁、沮丧, 注意力不集中,缺乏战胜疫情的自信;
(五)舒适放纵型:生活作息无规律,在家无所事事,沉迷于手机、网络游戏或电视,暴饮暴食,肠胃不适、食欲不振、精神状态不佳,免疫力下降。
面对疫情产生的以上各种应激反应,要正确应对,及时调整,一般情况下,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或解除后,就会慢慢消失。要正确面对疫情的出现以及蔓延的现实,要正确面对居家自我隔离和延迟开学的现状,要正确面对因疫情带来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震荡,理性面对、正确认识、主动 应对,保持平和的心态,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心理正能量。既要看到疫情严重的一面,也要看到党和国家全力开展疫情防控的一面,更要看到全国人民上下一心、众志成城,合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面;要科学看待疫情,从正规、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信息,不信谣、不传谣;要进一步坚定信心,相信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政府的周密部署,相信医疗团队的科学医治,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,提高心理免疫力, 这是最重要的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,不参加聚会聚餐,安心待在家里;外出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,做好防护措施;要勤洗手,保持房间的清洁通风及消杀,做好个人卫生防护。要当好科学防控疫情措施的“宣传员”,号召家人和亲属共同支持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,相互鼓励,从自身做起,从家庭做 起,保持对疫情的高度警觉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为战胜疫情作出应尽的义务。要合理作息,合理膳食,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节奏。坚决杜绝昼夜颠倒、睡懒觉、沉迷手机、电视或网络游戏的行为,提高自控力。“宅家”期间,除关注疫情情况外,要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学习之中,可通过网络线上等方式自主学习,拓展知识获取面。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,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,积极参与家务劳动,坚持每天适当的运动,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,这样才能愉悦心情,缓解压力,提高身体免疫力,让“宅家”的生活学习不再枯燥。当感到自己情绪过度焦虑、压抑,不知所措时,可通过练习呼吸放松等身心调节方法,稳定焦虑、紧张、恐慌情绪。可通过电话、与家人聊天、写日记、网络社交媒体等途径,增强与同学、老师和亲属的联系,获得来自家人与好友的支持,增进与家人的亲情交流。四川省委教育工委、教育厅发布了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公告》,依托省内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力量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,在疫情期间为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提供疫情相关心理支持服务。热线电话和网络服务联系方式如下: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支持热线电话:028—85422114 ,工作时间:9:00—21:00(详情请登录http://www.scedu.net/查询)。乐山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、四川省首批“心海护航”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实验学校(乐山市实验中学) 和我市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(乐山一中),在疫情防控期间将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热线服务。
热 线 电 话 :
0833—2440116 、 2605521 ,
QQ 邮 箱 :
3606039921@qq.com、1114319951@qq.com,
工作时间:
10:00—16:00。
各县(市、区)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直属(管)学校要认真落实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(2012 年修订)》,依托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,开通心理服务热线,畅通心理咨询平台,履行好工作职责,提供好心理咨询优质服务,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心理支持和援助工作。心理服务热线和咨询平台等相关信息要及时通过官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形式,面向师生、家长和社会公布。
【乐山市嘉州卫生职业学校】温馨提示:
请您做到戴口罩、测体温、勤洗手、不揉眼、不聚会、不恐慌、常消毒、多通风。如有压力大,失眠、焦虑、烦躁等情况,请拨打乐山市嘉州卫校职业学校心理健康热线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、排忧解难,团结一心,一定能打赢防控阻击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