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0名新生集体“充电”!我校教师手把手教急救,这堂生命课太暖了
- 2025-09-23
9月20日上午,乐山师范学院北校区体育场内暖意融融,3000余名2025级新生齐聚一堂,在我校7名专业教师的带领下,共同学习急救技能,为青春增添一份沉甸甸的“生命守护力”。
本次培训由乐山市红十字会牵头组织,精准聚焦日常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,将AED使用、心肺复苏术(CPR)、海姆立克急救法列为三大核心模块。得知培训需求后,我校教师廖希、张娟、曾欣、左雨洁、赵艳林、徐婷、丁一娜主动请缨,以专业志愿者身份全程参与,用扎实的专业能力为新生筑起“安全防线”。
“急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-6分钟,每一秒都关乎生命!”培训伊始,廖希主任结合真实救援案例细致讲解AED操作流程。从开机自检到电极片粘贴,从等待分析到按下除颤键,每个步骤都讲得通俗透彻,让新生快速抓住关键要点。
随后的CPR实操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,老师们双膝跪地,反复演示胸外按压的“黄金位置”(两乳头连线中点)、按压深度(5-6厘米)与频率(每分钟100-120次)“手臂要伸直,借助上半身力量按压”“呼吸吹气量别太大,看到胸廓起伏即可”“按压间隙双手别离开胸部,保持连贯……”
一句句耐心指导、一次次规范的示范,让新生们在规范示范中读懂“生命救援”的严谨。针对成人、儿童、婴幼儿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更显细致:老师们分场景演示腹部冲击、胸部冲击等不同操作,邀请新生上台模拟演练,即时指出动作偏差。“原来给宝宝急救要托住头部,力度还要轻一些”,刚完成模拟操作的新生边记笔记边感慨,不少同学举起手机录制关键动作,生怕错过任何细节。
近2小时的培训,新生们全程专注投入,从认真聆听理论到反复练习动作,操场上传来的不仅是指导声,更有此起彼伏的实操交流声。培训结束后,新生们的反馈格外真切:“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急救,现在亲手学会了CPR,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再也不会慌了!”“老师手把手教的细节太关键了,这才是真的‘学到手、用得上”。
这场急救培训,既是一堂硬核的技能课,更是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课,它生动践行了我校“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”的理念,更让老师们的公益担当与专业情怀落地生根。未来,我校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,让更多师生走进社会公益一线,让急救知识传递得更远、更实。
生命无小事,“救”在你我身边。愿每个掌握技能的青春,都能成为守护生命的微光。


关注学校微信
关注学校抖音
关注学校视频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