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反诈|寒假来临,你的钱包保护好了吗?
- 2024-01-21
如今,“饭圈”经济逐步发展壮大
不少诈骗分子正紧盯未成年追星群体
利用这些孩子渴望与偶像接触的心理
设下追星陷阱!
近日,学生小张(15岁)刷到了一条带有某“明星”QQ号的短视频,于是赶紧添加了QQ号,幻想着能拉近自己和明星之间的距离,几天后,对方主动给小张发来了消息,激动的小张赶紧点开消息查看,结果发现,发来消息的是“明星的律师”,“律师”称明星的私人账户被泄露,目前已经报案,需要小张配合进行“安全排查”,如果不配合,会直接通知派出所进行抓捕。
犯罪嫌疑人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以及他们对明星的喜爱为“突破口”,在网络上伪装成“明星”留下联系方式,等待学生上钩。
随后又换了身份假扮该明星的律师,以怀疑学生泄露明星QQ号为由,要求学生配合“调查”。所谓的调查方式就是查看学生的银行卡是否有来历不明的转账记录,并要求查看学生监护人(即父母)的手机。这些实际上都是骗子编好的“剧本话术”,为的是骗取钱财。
值得注意的是,骗子要求小张将自己手机摄像头对准家长的手机屏幕,可以及时获取银行卡等信息;要求小张“一小时后再把手机还给母亲”,则是为了避免家长及时发现被骗,“争取”更多时间转移资金。
在演唱会官方门票开售前夕,骗子到处宣称有官方的售票渠道,或者是内部人员,可以买到非常紧俏的门票,吸引粉丝上钩。等歌迷准备买票时,他们会以定金、辛苦费等各种理由要求支付价款,甚至说卡单了需要重新备注支付才能出票,以此骗取更多钱财。等歌迷发现被骗要求退款时,已被拉黑,无法联系上“内部人员”。
遇到“熟人”借钱,一定要多方验证对方身份,可以通过电话、视频、寻求家长帮助等方式来确定对方是否是自己的朋友。
支付菌提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