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乐山市嘉州卫生职业高中!

当前位置:

首页

>

详情

健康饮食7大习惯,做到5条就很好

2023-10-30
《嘉业堂丛书》中说:“养生之道,莫先于饮食。


食物,不仅提供能量,更关乎于身体健康。

吃好吃对一日三餐,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。

以下7大健康饮食习惯,做到5条就很好。

少吃多餐

《素问》有言: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。” 

饮食不节制,过多过饱,很容易损伤身体。 

能吃是福,善吃是智,少吃多餐,才是远离疾病的秘诀。 

图片来源:全景视觉

将一天可摄取的热量分成五到六餐来吃,每次间隔3小时以上,既能避免热量过剩引发肥胖,也能缓解肠胃压力,帮助养胃益胃。 

除此之外,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,保证营养得到充分吸收。 

图片
营养均衡

《弟子规》中讲:“对饮食,勿拣择。” 

饮食最重要的原则之一,就是不挑食,尽量营养均衡。

若是营养不足不平衡,很容易危害身体健康,诱发疾病。 

营养素种类齐全、数量充足,才能保证身体正常生理活动。 

营养均衡还能增强免疫力,对抗老防衰、延年益寿有重要作用。

图片
饭前喝汤

常言道:“饭前先喝汤,胜过良药方。” 

饭前喝汤,能滋润肠胃,减少食物刺激,保护消化道;

还可以调动消化系统,有益于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;

而且,也能增强饱腹感,减少饮食速度,帮助控制体重。 

不同人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汤,但别喝太烫的,避免伤害食道。 

图片细嚼慢咽

传统中医养生中,饮食讲究“蚁性”。 

意思是,要像蚂蚁一样饮少食微、细嚼慢咽。

图片
来源:全景视觉

细嚼慢咽,有助于减轻肠胃压力,促进营养吸收。 

充分咀嚼食物也可以锻炼下颚力量,保护牙床和牙龈。 

不仅如此,细嚼慢咽还能缓解紧张、焦虑情绪,让人心情愉悦。

图片定时定量

《黄帝内经》认为:“脾胃是后天之本。” 

饮食不仅不能过饱,而且还要按时、规律进食。 

如果三餐不定,过饥或过饱,很容易导致代谢紊乱、损伤脾胃。 

定时定量,则可形成条件反射,促进消化腺的分泌,帮助消化。 

医学专家推荐早餐时间是6:30—8:30,午餐是11:30—13:30,晚餐是18:00—20:00。 

在推荐就餐时间内,无论饿不饿,都应适当摄入食物,以七分饱为宜。

图片三少一高

“三少一高”,指的是少盐、少糖、少油、高纤维。 

盐摄入过多,易引发浮肿、肾脏损伤、高血压等疾病。 

糖摄入过多,易产生高血糖、肥胖、增加心脏负担等危害。 

图片来源:全景视觉

油摄入过多,易出现代谢性、心脑血管疾病,还会有致癌风险。 

多吃些高纤维食物,则可以促进体内排毒、防治便秘、保护皮肤。 

图片多喝温水

水是生命之源。 

多喝温水,可以调节人体温度,促进新陈代谢;

也能预防缺水而导致的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等症状;

此外,还能帮助清除体内有害毒素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 

最重要的是,可以改善血液循环,保持血液酸碱度及黏稠度的平衡。 

但不宜饮水过量,避免体内盐分迅速流失,甚至造成水中毒,每天6—8杯为宜。